当前位置:  艺术评论

              苏葆桢的绘画艺术

20世纪40年代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极为频繁的书画展览为众多寓居重庆的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时代为他们提供了机遇,苏葆桢作为巴渝本土中的一位,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奠定了其绘画界的地位,流风遗韵至今尤存,然而时人在述说其故事,描绘其艺术技法如何如何的同时,很难看到当时画界人士的评价,了解一下对他艺术成就的认识也许能带来一些深入的思考。

   苏葆桢问学于张书旂,张氏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高剑父、吕凤子,抗战期间执教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1940年12月20日为筹集张自忠奖学金出100件作品在嘉陵宾馆举行画展,同时为庆祝罗斯福连任总统,特绘巨制 《百鸽图》相赠 (现藏美国罗斯福图书馆),1941年之后多次出国办展,《中国美术辞典》记载:"擅长花鸟,取法任伯年。勤于写生,工设色,尤善用粉,在染色笺纸上用粉蘸色点染,极见生动。"1942年12月25日由教育部和中华全国美术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苏葆桢的国画《和平胜利》、《粉香玉暖》参展。1943年5月29日苏氏和岑学恭、梁白云、郭世清、刘泽、韩智中六青年在重庆夫子池励志社举行联合画展,作品100余件,当时的《中央日报》、《世事新报》都登了消息,10月1日,他还参加了由中国红十字总会主办的第三届红十字周国画展览,与吕凤子、傅抱石、陈之佛、伍蠢甫、许敦谷、张书旂、李可梁、许士琪等名流同登一堂。无疑,老师在学业上的培养并不是每个学生均等,在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方面更是一般自由艺术家所不具备的,和一个时代的顶级人物一起展览对一个青年画家来说机会不是太多,这种优势平台和熏陶场所对任何作者眼手的提高和增加顶级人物对其作品的认识了解都是极为有益的,对苏葆桢来说这是激励,更是鞭策。当时在重庆办展览的著名画家不是办个人展览,就是与同等级别的同辈办联展,即使公益活动的参与也是有限的。一般三四流画家不是拼命地做广告,就是充分调动友情资源拉关系找介绍人把名气做大,苏葆桢没有这样,他有一个好的老师,勤奋善学,又懂得为生存所需适当的宣传是必要的,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1944年12月1日,苏葆桢画展在七星岗中苏文化协会举行,特别是1945年12月7日,他和岑学恭的联合画展在中苏文展出后,傅抱石、常任侠、徐悲鸿等撰文评价,徐悲鸿在这天的《世界日报》刊登的《岑学恭、苏葆桢两君画展》中说 "苏君擅花鸟,才气洋溢,近教授正则艺专,与吕凤子先生砌磋,艺更大进。"傅抱石在11日的《中央日报》撰文说:" 苏葆桢的画鸟,其技巧熟练,为大家所知,从前他步趋张书旂先生,现在也变得多了。艺术上的事,就是要多多冒险才有意思,不然,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鉴画人,他近年用的纸,仿佛随着主观活动而渐趋生纸,因为生纸是适于画家们冒险的,这次他有几幅菊花,可证明这一转变的特色,画纸上十分之七八做到了朴雅两字,倘再勇敢一些能把小部分的笔墨敛蓄起来,那就十全十美了。"常任侠在10日的《世界日报》中说:"观葆桢之画,即如见书旂之画也,书旂所受诸弟于,以葆桢最秀出,而作画又最勤,不仅能继宗风,其将来进程实无限也。"柳子谷也撰文说:" 苏葆桢先生的作品,我看得不多,偶尔看过他的《八哥玉兰》,《兔子》、《老鹰》、《紫藤》数幅,技巧很熟,色调匀和,很像书旂先生的作品,当代花鸟画作学,有如此造诣者,确亦不可多见。"这为当时和以后的人了解苏葆桢的绘画艺术在认识上提供了一份史料。1949年2月,他担任了私立健生艺术专科(职业)学校校长并从教,2月12日他的个人画展在民权路农民银行举行。5月和梁白云、岑学恭、熊正起在北碚商场展出200余件作品,《北碚日报》发多篇评价文章,这是苏葆桢在建国前参加的最后一次展览。

    半个多世纪己经过去,应该说苏葆桢绘画艺术风格的确立和精品的出现,则是在这个人生精力充沛,艺术精进不已的黄金时期,他在继承其师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是善学和发展者,从这个角度看其艺术,人们在今天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重庆文史馆      廖 科

© 版权所有 苏甦 苏扬 保留所有权利 渝ICP备11000870号
© Copyright Chongqing Subaozhen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位访客  后台管理入口